一夜好眠,公鸡司晨报晓,数声打鸣之后,穗岁翻了个身蒙上被子继续睡觉。
娄钧换了衣裳去外头练功,在院子里刚好碰到了黎飞,二人练了一会儿拳后,江梓双和康姳也出来了。
看到黎飞也在,康姳说:“长公主,奴婢去看看今天早上吃什么。”
娄钧见状也找了个借口:“我回去喝口水。”
院子里只剩下黎飞和江梓双两个人,江梓双问他“黎将军练的是什么拳?”
“南拳。”
这种拳的拳势刚劲猛烈,步法稳固扎实,发劲刚猛,吐气发声,气势磅礴。
江梓双眼睛一亮:“不如切磋切磋?”
这边二人在打拳,康姳和娄钧离开后都想着给二人打情骂俏的机会,让二人的感情加深一些,好快些捅破那层窗户纸,可远远地看着,二人拳打脚踢的很是激烈,谁都没给谁留情面,半点打情骂俏的样子都没有。
另一边,娄钧看了看天色,想着穗岁一会儿也要起了,便带着松勤去田野里拔萝卜、摘水果,准备回来给穗岁炖萝卜汤喝。
萝卜汤炖好后,娄钧回了屋子见穗岁已经起身,神色却是有些焦急,他问她:“怎么了?”
穗岁说:“我还没来的及出去看,听冬莺说长公主和黎大将军打起来了!”
娄钧笑着拉着她坐下,舀了一勺萝卜瘦肉汤给她:“他们那是在切磋武艺,不用管他们,来,趁热喝,润润肺。”
穗岁听了他的话这才放下心来,她觉得这些武将都是暴脾气,有时候很是不懂得怜香惜玉,不过江梓双也是有一身的好功夫,肯定不会吃亏,只要不是真的动怒了就都好说。
用过饭后,出了院子,娄钧和穗岁看到山脚下的农户们也都忙了起来,家家户户的房屋上方都飘起了炊烟。
第235章 瘪犊子,好好举着!
冬莺和冬鹊在收拾东西,娄钧从背后抱住穗岁,将头抵靠在她的肩膀上,二人站在窗户旁看着外头的风景。
穗岁问他:“怎么家家户户都在走来走去的,今天都要大扫除吗?”
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,但是能看到每家每户的人都在进进出出,拿着用竹条和干草混合制成的扫把清理着院落和房间。
娄钧说:“庄稼秋收,农户们要清理谷仓,在下雨之前要将小麦等收进谷仓。”
除了清理谷仓的,穗岁还看到不远处的金色的麦浪之中,摆放着几排整齐的蜂箱。
蜂箱上方,无数的小蜜蜂在进进出出,飞来飞去,养蜂人正小心翼翼地检查着每一个蜂巢的情况。
这一日都是晴空万里,一行人收拾妥当后已经接近傍晚了,明昌帝就想要启程回宫,却有钦天监的官员陈立群过来说晚上可能有雨,劝明昌帝要么即刻启程,要么明日再走。
不然,如果路上下雨,可能会被淋湿,而且路上泥泞不好走,万一有刺客也是难办。
明昌帝皱了皱眉:“昨晚不是出晚霞了?”
都说朝霞不出门,晚霞行千里,出了晚霞应该会有一个好天气。
陈立群点点头:“的确如此,可我们用钦天监的仪表勘测,预测是即将有雨,皇上龙体要紧,有半点损害龙体的可能性,臣都会来报。”
明昌帝听了钦天监官员陈立群的详细推测结果后,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己回宫的途中会不会淋雨受寒,而是农户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小麦,能不能在下雨之前及时地收进谷仓。
农民们一年到头就靠着这些庄稼才能赚些银子,若是没有及时收进谷仓,麦子发潮变质,这一年的辛劳就都白费了。
明昌帝沉吟了片刻后,叫来了大司农吴林生,问他:“你怎么看?若是晚上有雨,这些粮食能在今晚之前收到谷仓吗?”
大司农吴林生从腰间的荷包里逃出来一小把小麦,递到明昌帝的面前:“这是臣从田间摘下来的,请皇上过目,这种成熟度是可以收割的,而且前几天都是艳阳天,这麦子不是很湿可以收。”
“但是,臣估摸着这山下农户的人手不够,平日里寻常农户收谷子都是要全家上阵,收许多天。一个晚上,恐怕收不完。”
明昌帝沉吟片刻后,下令让全体官员家眷能下地的全部都下地,帮助农户收割小麦。
官员们知道明昌帝重视农耕,但让他们跟着下地去收割还是吓了一跳,她们都是养尊处优的,哪里干过这样的农活。
蒋氏和秦氏等人都在琢磨着如何推脱不去帮忙,她们这些贵妇们好不容易保养好的手,下地收割怕是都要被镰刀的手柄磨破皮。
穗岁已经换上了轻便的衣裳,用襻膊将袖子绑好,便于活动。
冬莺、冬鹊和松莲也跟着准备好了,几人跟着娄钧和松勤下了田地。
农户见有人来帮忙十分高兴,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身份,但看他们细皮嫩肉的就知道他们没干过农活儿,细心地告诉他们要如何收割小麦,同时要注意不要割伤手臂。
很快,大理寺少卿的女儿,那个喜欢研究尸体的宇文晓和江梓双、康姳、鞠初月等人也陆陆续续地下地干活。
黎飞的侍卫卫明帮着黎飞一起割小麦,黎飞自己就很有力气,朝廷的军田他之前也耕种过,做这些事情并不需要人手,示意他去帮江梓双和康姳。
卫明穿过两道田埂,见二人也是动作迅速看起来并不需要帮助,又去了别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