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11kze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寒门状元 > 第一二〇九章 谁来主持?
    朱厚照对自己充满了自信,认定这天下他老师沈溪的军事才华数第一,他自己则可以排第二。

    朱厚照暗忖:“现在沈先生不在,我作为他的得意门生,自然应由我来担当大局,不然大明亡了,我这个太子还没当上皇帝就死翘翘,多不值?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他不满地抗议:“谢先生,您可不能小瞧人……咱不妨做个比试,如果谁能制定出最好的战略,就由谁来主持军机大事,您看如何?”

    谢迁摇头苦笑,他侧头看了马文升一眼,想由马文升来出面拒绝,但没料到马文升竟然赞许:“太子此提议甚好,主持军机大事之人,当以能力为先,孰胜孰劣一目了然!”

    “好,好!连马尚书都赞同,那本宫这就去安排,我先去了!”朱厚照听说有机会比试,心想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,于是一溜烟往文华殿去了。

    马文升眯眼打量朱厚照的背影,从熊孩子的建议中他找到一个解决方案,那就是让七位顾问大臣各拿一套应对鞑靼人攻势的方案,从中选出最优秀的那份,让制定方案的人主持军机。

    谢迁恼火不已:“马尚书不想自己主持大局,为什么让太子做出如此荒诞不羁之事?”

    马文升反问:“于乔觉得哪里荒诞不羁?七位顾问大臣拿出各自抵御鞑靼兵马的方案,放在一起择优选取主持大计之人,乃当前切实有效之方法,于乔莫不是认为自己力不从心?”

    谢迁思索一下,之前他只是想朱厚照提出的事多不靠谱,但现在回想,熊孩子所提方案倒也切实可行。但谢迁仍旧愤愤不平:“那马尚书认为,太子参与比试,就可主持大局?”

    马文升微微一笑:“太子本为储君,连陛下都以太子为监国,太子主持自然是最佳人选。不过,太子参与比试,难道就一定能比七位顾问大臣列出的方案更优秀?”

    一语点醒梦中人!

    谢迁琢磨一下便明白其中诀窍,让太子参加比试,只是为了造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假象。

    但太子乳臭未干,见识浅薄,连皇城外的情况都少有了解,怎么可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方案?

    谢迁嘀咕:“我等为官多年,若提出方案连太子都不及,那还不如早些告老还乡,免得误人误己。”

    三人继续往文华殿而去,刚进入殿门,便见到李东阳正在跟朱厚照说着什么。李东阳一脸严肃,朱厚照则撅起嘴,不满地出言抗议:“李大学士,你现在功成名就,以为自己什么都行,但本宫同样师出名门,你怎知本宫一定写不出好方案?来人,拿纸笔来,本宫就是要现场书写!”

    李东阳横眉冷对,正要用帝师的身份逼迫太子就范,但见殿门处内阁首辅刘健拿着一份奏本急匆匆进来,急切地说道:“狄夷兵马已杀向京城,先锋约在六千到一万之数!”

    李东阳没搭话,刚刚进入大殿的马文升、谢迁也没吱声,唯独朱厚照抬起头,抿着嘴唇笑道:

    “鞑子兵马没想象那么多嘛,区区六千,我京城兵马数十万,如果战时发动军民,可令兵马超过五十万,鞑子就等着在京城之下碰得头破血流吧!”

    谢迁很想上去跟朱厚照说,实力对比不是这么计算的,鞑子兵马虽少,但却是最精锐的骑兵,在平原地带拥有高度的机动性和冲击力,京城的大明军队并不具备跟鞑靼人正面相博的能力。

    六千到一万人马,虽然只是个笼统数字,但让谢迁意识到,没有五六万步兵,别想出城迎战。

    而此时城中总兵力也不过五六万,出了城只跟鞑靼前锋有一战之力,要是鞑靼后续兵马到来,基本没有获胜的可能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不如直接躲在城里,以逸待劳。

    又过了大约一刻钟,张懋、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到来。这次简单的会议,原本只有七位顾问团成员出席,但临时增加了建昌侯张延龄,主要是考虑张延龄掌兵,此时若不将其叫上,后续可能在沟通上出现问题。

    张懋上来便问:“京畿防务由谁统领?”

    李东阳道:“公爷勇武不减当年,当由公爷主持!”

    张懋一听,有些抵触地回答:“此事需从长计议……我看还是听从陛下和监国的安排吧!”

    主持军机可不是什么优差,得胜了功劳属于朝廷尤其是顾问图集体领导有方,失败了却需要独自承担责任,而且还得东奔西跑,统筹各军事部门,哪里出现危险就得出现在哪里,真正的吃力不讨好。

    听到李东阳让张懋主持大局,朱厚照不满地抗议:“不是说好了让本宫跟诸位卿家比试么?李大学士,马尚书,你可不能赖账!”

    李东阳不想理会太子,国家兴亡的关键时刻,太子的颜面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,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自己乱了方寸,连出昏招。

    谢迁道:“太子殿下,既然张老公爷在,领兵之事当由他来负责!”

    张懋连忙推辞:“老朽腿脚不便,上马都困难,更何况率兵与狄夷拼杀?且不可拿大明江山社稷开玩笑……”

    朱厚照眉飞色舞地说:“你们看,张老公爷自己不愿领兵……既然如此,现在本监国宣布,京城所有兵马归我调遣!”

    “慢着!”

    大殿内所有人都未言语,声音是从殿后传来,只见萧敬迈着大步从侧门进来,焦急地说,“太子殿下,我的小祖宗,这都什么了?您也该消停消停,听听诸位大人的意见,这对您有好处!”

    朱厚照道:“本宫为何要听他们的意见?本宫早就有成型的方略,大家比一比,谁都不许作弊,谁赢了听谁的!”

    萧敬赶紧劝谏:“太子殿下,您可不能胡作非为,当前的乱局正是因为当初用人不当,此番还是听从诸位大人的意见吧。”

    对于萧敬言辞中的无心之失,刘健没有计较,问道:“贼寇兵马已逼近京城,不知陛下属意主持京畿防务者是何人?”

    萧敬一脸无奈,支支吾吾半晌,未说出个之所以然来,显而易见,弘治皇帝没指定谁出来领兵。

    朱厚照跳上龙椅,怒喝:“父皇安排本宫监国,值此国难当头,本宫不领兵,谁来担当大任?刘少府、李大学士、谢先生、马尚书、张公爷,你们听不听本宫的?”

    本来熊孩子以为自己可以一呼百应,但等他发了话,才发现自己说话跟放屁一样,没人搭理他。

    马文升出言问道:“刘少傅,你看由谁来领兵合适?陛下既然未属意人选,内阁总要有个定论吧?”

    萧敬等人也都看向刘健,均以刘健马首是瞻。

    刘健无论如何也不愿自己出来领兵,因为他自问对于军事方面不精通,而且他年老体迈,连城楼都难攀援,如果以他的老迈身躯到前线指挥调度,很可能有命上城墙没命下来。

    刘健迟迟没有回答,马文升继而看向张懋,问道:“张老公爷以为呢?”

    “嗯!?”

    张懋看着马文升,大概的意思是,你怎么不主动请缨?

    马文升道:“既然诸位都无法推举合适人选,那就按照太子之前吩咐,诸位各先拿出一份计划,若符合当前局势同时能指挥若定,便以此人主持军机,诸位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在场臣子中,对于领兵有所觊觎的,只有两位,其一是张延龄,另一位则是熊绣。

    熊绣是急于想证明自己,至于张延龄则纯粹为了揽权,而他哥哥张鹤龄就冷静多了,知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道理。

    朱厚照见没人反对,兴冲冲地道:“那还等什么,现在就开始吧。”

    刘健和李东阳等人面面相觑,他们听明白了马文升的意思,既然谁都不想把责任扛在肩上,那就只能笔下论高低,谁想主持大局,就得先提交一份合适的计划书,然后评出优劣。

    谁不想领兵,可以直接上呈一份糊弄的文案,回头就说自己对于军事一窍不通。

    这也是充分按照大臣们的“自愿”行事,想上的上,不想上的就藏拙。